林园:中国药企和券商处于“儿童阶段”,投资研究未来而不是过去

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20-12-09 本文章853阅读

12月6日,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在深圳长江商学院的线下交流会上发表了其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他说,投资就要知道公司的估值高低,还要知道优质的公司在哪里,即价值投资是一整套系统,而不是“一根筋”。

林园说,医药集采没有改变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以价换量”就可以了。他还分享说,未来芯片行业一定会诞生中国的伟大公司,但现阶段判断不了谁会胜出,因此不会为不确定性“买单”。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简版):

大家都在讨论什么叫价值,说实话,我也搞不清楚。它是灵活的,不是机械的。大家认为这个有价值,它就是价值。

我觉得这没有固定的方法,衡量它的参考标准可以是一些财务数据和指标。这就需要学一学会计,这样才能真正地判断企业的好坏或者该不该投。当然,这也是非常灵活的,实际上考验的是人的能力,不是说书本上就能学到的。这只是一种我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条件反射,一种直觉的判断。基本判断不能出问题,要知道好坏。

具体到投资上,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要知道某个公司估值的高低或者股票价格的高低,不论多好的资产,贵了就不能投。其次,要发掘优质的公司需要洞察力以及好奇心。

所以说,价值投资是一个整套的系统,不是说“一根筋”(一种方法)。当下,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未来的行业,而不是过去的,未来应该投什么行业很重要。这个行业的消费需求在未来应该是不断扩大的,这是大方向。有些行业就不用去研究了,因为研究是要花钱和精力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模棱两可的就不要研究了,比如我就不会去研究宏观经济,说对说错都是五五开。

但是对行业的研究是可以预见的,比如在90年代我们接触的第一行业是“半导体行业”,那时因为结婚都要买电视机,而电视机里面需要半导体芯片。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人的需求也刚刚被激发,电视机自然而然成为紧俏商品。因此,在投资上,我们的主攻方向就有电视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兴起了房地产、银行、钢铁等等,当时我们都有参与这些热门行业。因此,需要在某个正确的时点,抓住时代的主流,抓住当时的主要行业。

为什么我们今天不研究银行、地产了?以银行为例,在2000年之前,银行主要是赚贷款的钱,而当时中国各个行业都处于一种膨胀阶段,是需要钱的。但现在中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在变小的。从利率变化上就可以看出来,最近几年的贷款利率就在急剧下降。这主要由两种因素导致,一是随着银行规模壮大,竞争更加激烈了;二是中国企业数量也在变多,如果银行再给这些企业贷款支持,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重复生产。地产也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急剧形成了巨大的泡沫,现在是极度繁荣。另外,我们对那些未来靠投入来产出的这种行业要小心。

我们认为,未来有长期价值的还就是和健康有关的领域,这是确定的。因为中国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是最多的,即“保有量”最多,而这部分人的健康消费是持续的,并且每年是必须增加的,51岁比50岁在健康上花的钱一定是多的。所以,健康行业的消费速度在未来是逐步扩大的。即使和全球其他相关健康的公司对比,中国的药企还是“儿童”。

有很多人提醒我,医药行业正在经历集采,但我们只要规避仿制药就可以了。要知道,即使在美国,仿制药企也是亏损的。目前,这个行业很多医药公司的市值或者股价已经体现了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以快销为主的商品,只要判断其未来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就可以了。我们认为,慢性病的市场需求就很大,最终会以价换量,把降价的因素抵消。

与之相似,中国资产管理的相关公司也才刚刚起步。比如券商,它们的市值都非常小。当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没钱,没有国外相关公司的资产积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也有很多行业是未来能发展很好的行业,比如芯片,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但这些行业不好把握。我们知道未来芯片行业一定会诞生中国的伟大公司,但现阶段我们判断不了谁会胜出,因此我们不会为不确定性“买单”。


(本文转载自证券市场红周刊,作者:王飞,何艳)

一键咨询